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樓主: 匿名

[複製鏈接]
匿名  發表於 2004-8-6 13:01:04

以目前大多數的世人其修行層次都定在求取神通.
並且盼望能以神通之力來達到一夕成名之目的.
如此就能接受世人的百般擁護.並接受世人無限的供養.
然後可以奪取更多的權力.財富.及地位.
這就是"有為法"
金剛經有言:
"一切有為法.如夢幻泡影.如露亦如電.應作如此觀"
他們難道不知道如此作.只是在消損他們過去無量世的福報嗎???
或許他們只是自己騙自己吧!!!
~~~~~感恩~~~~~
匿名  發表於 2004-8-6 13:02:07

功德非是以金錢可買得到的.
那麼"何謂功"."何謂德"呢???
外修為功.內修為德.
後學以士農工商而言:論其功在何處.
士:以古代士而言.志在為官.如能身在公門.服務百姓.造福鄉里.
世人莫不稱讚.此乃為"身在公門好修行"之喻.其"功"卓越.
如是成為貪官污吏.那就其功不彰.墜也.
農:農民以其工.種五穀讓天下人飽其肚.此乃為其"功"呀!!!
工:工人以其工.增進社會進步讓百姓福利俱享.此也乃為其功呀!!!
商:商人以物易物.讓百姓生活便利.公平交易.其公平為"功"是也.
至於德之部份就要看各人如何修齊.
以佛教而言:三歸五戒為其德.
以道家而言:三清五行為其德.
以儒家而言:三綱五常為其德.
以三教而言文字雖不同.但其意卻同.
~~~~~感恩~~~~~
匿名  發表於 2004-8-7 12:03:37

佛教言:"眾善奉行.諸惡莫作"
在前篇已經說過是屬於善惡之基礎法.
非是佛法所要傳達的真正要義.
佛法所要傳達的真正要義就是:
"自淨其意.是諸佛法".
目前佛教的法師.學佛的弟子與信徒這些人當中.
有絕大多數的人都只迷失在:"眾善奉行.諸惡莫作".
這種因緣果報的福報與功德裡.
而棄真正佛法所要傳達的"自淨其意.是諸佛法".
難怪本師釋迦牟尼佛要感嘆的說:
"東土的眾生無福報"
~~~~~感恩~~~~~
匿名  發表於 2004-8-7 12:18:58

在善惡法之中.
善是沒有標準.是無法將其定位.惡也是沒有標準.
大善是善. 小善還是善.大惡縱然是惡.但小惡也依然是惡.
"為善如山中之草.不見其長.但日有所生"
"為惡如磨刀之石.不見其損.但日有所減"
勿以小善而不為.勿以小惡而為之.
如目前之宗教為了方便.而說小謊.乃是惡源之始.
如果要將善與惡來檢視的話.就得看您的起居動念.
太上感應篇有言:
"夫心起於善.善雖未為.而吉神已隨之".
"或心起於惡.惡雖未為.而凶神已隨之".
佛教言:"眾善奉行.諸惡莫作"
是屬於善惡之基礎法.也是一種無奈的方便法門.
這只為了因應眾生貪婪之心暫設而已.
等眾生真正能做到無住相之施恩不求報時.
才能真正體會到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要傳達的佛法要義.
~~~~~感恩~~~~~
發表於 2004-8-7 22:04:39 | 顯示全部樓層

下面引用由無為2004/08/06 01:01pm 發表的內容:
以目前大多數的世人其修行層次都定在求取神通.
並且盼望能以神通之力來達到一夕成名之目的.
如此就能接受世人的百般擁護.並接受世人無限的供養.
然後可以奪取更多的權力.財富.及地位.
...
恐怕多數人眼界不夠寬廣
看不到以後還債的苦
看不到別人的苦
一心一意只為自己無所謂的慾望而行
不管電視再怎麼演 故事再怎麼流傳  再多再多的實例
同樣的錯誤總是一而再的發生
始終跳不出慾望的泥沼
恐怕多數人只看的到現世
不懂得壓抑自己的慾望 只好被無止境成長的慾望給吞噬
分不清是否真的想要或是只是單純的滿足慾望 也只好被更大的慾望吞噬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04-8-7 22:05:48 | 顯示全部樓層

下面引用由無為2004/08/03 04:10pm 發表的內容:
佛聖者祂們的心是如如不動.
所以時間空間對祂們而言是靜止的.
如果有人說祂們能變化萬千.神通廣大.
這種說法乃是因應當時民情之無知而加以聖化的.
...
是阿
平凡之中見真章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匿名  發表於 2004-8-19 15:18:04

"如是真無為.清靜自然隨.若存名利心.已經失真髓".
"無為無所得..心開自解脫.自性彌陀生.何用念彌陀".
"心中佛常在.慈智不分開.若有欺世心.心佛已兩拆".
~~~~~感恩~~~~~
匿名  發表於 2004-8-19 15:19:25

"菩提薩埵"是印度話.簡稱為菩薩.
翻譯成我國文字為覺有情眾生.
用最簡單的語文來解釋就是"以眾生的利益為先.以自己的利益為後".
"佛"也是印度話.
翻譯成我國文字為"覺".
"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"
翻譯成我國文字為無上的正知正覺.
"佛"是圓滿了出世入世之人.
"菩薩"是先入世再出世之人.
"羅漢與辟支佛"都是先出世再入世之人.
"羅漢"乃是以聲聞而證悟.
"辟支佛"乃是以緣覺而來證悟.
稱"羅漢與辟支佛"為自了者.
乃是對佛法完全不懂之人.所發出的大不敬之言語.
要知道"羅漢與辟支佛"證道以後非是只沉迷在"常靜我樂"之中.
他們也要倒駕慈航留法潤生.來回人間往返.一次至七次.
如果沒有這些阿羅漢在七葉窟結集經典.
如今誰能知道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說什麼?
這種結集經典也是一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徑呀!
~~~~~感恩~~~~~
匿名  發表於 2004-8-26 19:52:06

"大道無情.大道無名.大道無形".
大道因為無情.所以就沒有好惡之心.
不會說因此而喜歡某某.厭惡某某.
這就是真正的平等觀.
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才會說:"不思善.不思惡".
大道因為無名.所以就不會起了分別相.
也就不會著相.這就是無相觀.(此說的無相是屬於中道的無相).
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才會說:"說世界.非世界.名世界".
大道因為無形.所以就不會讓人直接掌握.
也就沒有所謂形體之顯露.這就是生死觀.
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才會說:"不生不死".
~~~~~感恩~~~~~
發表於 2004-8-27 13:22:20 | 顯示全部樓層

每次看每次的感觸都不同
學海無涯 道意廣深
真是非一時三刻能所了解
唯有努力更加深思
以解除不明之處 更進法門之理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04-8-27 13:26:27 | 顯示全部樓層

個人心得
每當前進一步時
看到的並非是盡頭
還是更遙遠的路
學無止盡 只是有些人怠惰 自滿罷了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匿名  發表於 2004-8-27 15:09:40

[這篇文章最後由無為在 2004/08/27 03:44pm 第 1 次編輯]
下面引用由天璣2004/08/27 01:22pm 發表的內容:
每次看每次的感觸都不同
學海無涯 道意廣深
真是非一時三刻能所了解
唯有努力更加深思
...
敬愛的天璣智者您好:
不要說您.換成是我.感觸也是如此.
"學而不思.遍訪名師無益"."學非所用.學與不學何異".
"知門不入.遍尋真理無用"."進非其門.進與不進何差".
只要有心想邁開第一步.就可達到知往開來.
俗語說:"遠在天邊.近在眼前".
遠近只在於轉與不轉罷了.
~~~~~感恩~~~~~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靜竹林心靈網站

GMT+8, 2024-4-27 17:39 , Processed in 0.026141 second(s), 1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